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鞏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強物流企業活力,提升行業效率效益水平,暢通物流全鏈條運行,國家及各省市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劃推動國內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層面政策
——政策意見
為了讓中國物流行業走上更為規范、快速的發展道路,國家發布了一系列物流相關的政策意見,為物流行業的發展營造了秩序井然的政策環境。


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首次提出“要把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改善產業發展和投資環境的重要抓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一招,以物流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加快推動提升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國家政策層面把物流行業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并對未來物流行業的發展重點提出以下要求。

——政策規劃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為降低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企業物流成本水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社會經濟運行效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跟物流行業相關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其中,《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是對國內”十三五期間物流行業的整體綱領性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并對物流服務水平、物流企業發展、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運行效率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

從目前物流行業運行數據來看,2019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7%,2020年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4%;2019年物流業總收入10.3萬億元,占GDP比率為10.39%,2020年前三季度物流業總收入7.4萬億元,占GDP比率為10.24%。整體來看,到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已經達到《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具體數字目標。
地方層面政策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地方政府也不斷出臺政策對“十三五”時期物流行業發展進行了規劃,并設定具體的發展目標。整體來看,國內經濟發達省市,例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等對物流行業發展規劃整體高于國家層面的規劃,而其他城市規劃特征重點強調在物流功能和網絡布局方面的完善,部分未提及具體的發展指標,主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有關。



重點細分領域
“十三五”期間,在物流行業的細分領域,重點對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物流運輸、物流樞紐建設、“互聯網++”物流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規劃要求,彌補產業物流短板,符合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十四五展望
上述一系列政策法規,都給“十三五”期間中國的物流行業帶來比較好的政策環境,促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布局逐漸完善,目前即將進入“十四五”發展時期,在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物流行業為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經濟轉型的需求,行業發展進入降本增效、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展望“十四五”時期,預計中國物流行業將重點著力于智慧物流的深化應用、物流供應鏈模式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物流等方面的建設,推動中國物流行業進入轉型升級新時期。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